新型城镇化与民俗文化的传续与创造
-
摘要: 编者按:中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经历了40余年,尤其是中国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和城乡一体化以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并实施的乡村振兴规划等一系列重大乡村改革实践推动了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乡村现代化建设包含了文化发生、发展、功能转换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多维度关系。乡村振兴的过程是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没有文化的乡村是虚空的、没有灵魂的乡村。因此,在中国进入乡村振兴的现代化时代,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民众生活之中,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生产新文化,展现乡村新面貌,成为需要回答并解决的现实问题。本刊特组织了此组专栏文章,分别从城镇化与民众生活、文化传统包容性、融入性建构问题,中国特色小镇文化融入需要注意的三个维度和坚持以文化为核心的建设路径,乡村振兴中深刻认识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明确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构建促进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文化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乡村现代化与文化融入提供一些思路。
-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宋启东,毛春合.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发展策略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4): 45-52 . 百度学术
2. 林继富,谭萌. 反思、自省与朝向生活——2019年中国民俗学.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2): 115-132 . 百度学术
3. 杨洪林. 文化产业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城乡关系重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74-83 . 百度学术
4. 张春艳. 城市化建设何以文化自信. 新西部. 2020(18): 60-61+34 . 百度学术
5. 谢炜尧,王小永,王春保,汪忠,曾菲萍,吴斌.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闽南民俗文化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泉州台商区白沙片区棚改项目为例. 城市建筑. 2020(35): 134-13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05
- HTML全文浏览量: 203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