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乐趣的前因与后果
-
摘要: 对工作场所乐趣的定义、结构和测量、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并梳理出工作场所乐趣的前因与后果。前因变量分为个体特征和外界因素,个体特征方面包括年龄和个性特质,外界因素方面包括言论自由、组织信任和仁慈领导;结果变量分为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认知层面包括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行为层面包括工作绩效、敬业度、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嵌入、非正式学习等。最后讨论了工作场所乐趣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
关键词:
- 工作场所乐趣前因变量结果变量
-
-
期刊类型引用(9)
1. 刘松,周浩,肖宇婷. 业精于“嬉”:工作游戏化研究述评. 珞珈管理评论. 2025(02): 137-160 . 百度学术
2. 刘宗华,毛天平,郑馨怡. 工作场所乐趣:整合模型及研究展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02): 104-110 . 百度学术
3. 陈柳源,谢廷建. 工作场所乐趣、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新经济. 2024(06): 105-120 . 百度学术
4. 陈柳源. 工作场所乐趣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与情感承诺的链式中介作用.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3(03): 66-73 . 百度学术
5. 石梅华. 工作场所乐趣对当代青年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分维度的视角. 经营与管理. 2022(08): 145-150 . 百度学术
6. 倪旭东,曾子宁. 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工作重塑和工作旺盛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经营与管理. 2022(12): 87-94 . 百度学术
7. 彭博达,王岑岚. 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集成电路企业为例. 科技和产业. 2022(12): 190-198 . 百度学术
8. 赵鑫,吴克强,谢玉,赵佳盟,陈雄鹰. 工作场所乐趣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地区广告企业90后基层员工为例. 科技创业月刊. 2021(03): 102-105 . 百度学术
9. 杨洁,常铭超,黄勇,张江江,吴茂娟. 工作场所乐趣:内涵、测量及作用机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04): 64-7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84
- HTML全文浏览量: 234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