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的澳门经济建设思路

杨英

杨英.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的澳门经济建设思路[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24-31.
引用本文: 杨英.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的澳门经济建设思路[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24-31.
YANG Ying. Research on Macao's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5): 24-31.
Citation: YANG Ying. Research on Macao's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5): 24-31.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的澳门经济建设思路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英,广东汕头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中图分类号: F127

Research on Macao's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 摘要: 澳门回归20年来,发展定位逐渐清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一赌独大”的产业结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尚未实质性地建成。今后,澳门经济建设应遵循城市发展的逻辑路径,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个中心”和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个平台”,包括:确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同步系统推进“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建设;优化并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体系,等等。
    Abstract: In the 20 years since Macao's return, the orientation of Macao'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clearer and clearer, and the economy has developed well; howeve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ambling industry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changed, and the business cooperation service platform between China and 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has not yet been substantially established. In the days to come, Macao'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 the logical path of urban development, building 'One Center' with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nd building 'One Platform' relying o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 establishing the overall view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Center' and 'One Platform', improving and connecting the infrastructur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nd so forth.
  • 澳门回归20年,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家明确给予澳门“一个平台”和“一个中心”的经济发展定位,但澳门在经济发展上至今仍呈博彩“一业独大”的产业发展局面,与国家所定的发展定向尚有很远的路要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为澳门经济在适度多元化战略下,建设好“一个平台”和“一个中心”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澳门经济发展应如何具体落实国家对其的定向,将是决定澳门能否在有效实现适度多元化的基础上,切实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澳门作为一个“弹丸之地”,要素资源极为稀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及整合经济资源,寻求差异化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澳门经济发展中,在域外整合资源这一路向一直都是十分清晰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内地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后,在互补优势、互利诉求及互促机制的作用下,粤港澳经济合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进入了快车道。粤港澳经济合作一开始是以“有限要素互补性合作”为主要特点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又逐步进入“全面要素互补性合作”的新时期(杨英,2002)。1999年回归以来,因为有了广阔的内地市场腹地的支撑,澳门自由港机制的功能趋向最大化,并于海内外高效配置资源,从而促使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甚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澳门经济在回归前连续4年录得负增长,1999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仅为472.87亿澳门元,但到2009年已增长到1 714.67亿澳门元(为1999年的3.63倍),到2018年,更增长到4 403.16亿澳门元(为1999年的9.31倍);人均GDP在1999年仅121 363澳门元/人·年,2009年增长至318 611澳门元/人·年,2018年更高达666 893澳门元/人·年;三个对比年度的财政收入分别为169亿澳门元、599亿澳门元和1 342亿澳门元(见表 1)。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人均寿命高居世界经济体第二位。

    ① 杨英:《香港经济新论》,第12—14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表  1  回归后澳门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年份 GDP/亿澳门元 人均GDP/澳门元/人·年 财政收入/亿澳门元
    1999 472.87 121 363 169
    2009 1 714.67 318 611 699
    2018 4 403.16 666 893 1 342
    注:数据来源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虽然,澳门经济总体规模取得了耀眼的发展,但回归之后的澳门经济,尽管大力推行了“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却因资源稀缺性及经济运行惯性等原因,一直在“一赌独大”的模式上愈行愈深或徘徊不前(杨英和王晶,2017)。为解决这一问题,除澳门政府继续推行“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外,国家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首次将港澳纳入视野时,在“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专章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在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更是设专篇(第十二篇“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并在其第五十四章“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会展商贸等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2019年2月18日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规划纲要》)将澳门与香港、广州和深圳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四大中心城市,并对其作“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然而,从具体实施效果看,目前的绩效并不十分理想。

    ① 杨英、王晶:《小空间尺度区域视角的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发展研究》,载《产经评论》2017年第2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03-1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68766.htm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03-16,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

    ④《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2019-02-18,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

    博彩业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开放赌牌,实行“博彩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新政策之后,由于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稀缺而成本和价格持续上涨,提高了澳门整体生产成本,更制约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发展及相应机制潜力发挥。当今世界最大的博彩中心就是澳门,其博彩业已对当地其他产业产生了极大的挤出效应,作为主导产业的旅游业也不例外。作为澳门优势产业的博彩业对其他行业的“挤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有效推进,甚至反而导致澳门经济由原来的几大支柱,逐步转向博彩业“一业独大”的格局,并渐渐显现出产业结构的局限性。从表 2可以看出,澳门回归以来,原有的几大产业的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体系的地位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制造业和运输、仓储及通讯业的地位明显下降。但博彩及博彩中介增加值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呈现在变动中增长的趋向,2014年最高曾达59.1%,尽管在2017年略降至49.1%,但也是回归第二年即2000年的34.4%的1.43倍。2018年澳门游客3 580.37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2 526.06万人次(自由行1 226.73万人次),作为主要的旅游项目的博彩业毛收入达303 878.93百万澳门元;总出口12 192.6百万澳门元,其中本地出口1 530.6百万澳门元,再出口10 661.9百万澳门元,总进口90 102.6百万澳门元,贸易逆差为77 910.0百万澳门元;财政总收入134 204.59百万澳门元,其中博彩收入113 512.37百万澳门元,批给赌博专营权之直接税106 781.64百万澳门元,转移收入6 730.72百万澳门元,总支出80 388.14百万澳门元,盈余53 816.45百万澳门元。可见澳门“一赌独大”的格局仍未得到明显扭转,“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并未实现预期效果。

    表  2  各主要产业增加值占澳门生产总值比重/%
    年份 制造业 博彩及博彩中介 建筑业 批发及零售业 酒店及饮食业 运输、仓储及通讯业 银行保险及退休基金 不动产业务 所选各项目总和占澳门GDP比重
    2000 8.4 34.4 2.0 3.6 5.0 6.6 9.2 9.1 78.3
    2003 5.1 43.7 3.2 4.5 4.9 4.5 7.6 6.9 80.4
    2008 1.5 48.2 10.1 3.6 5.7 2.5 5.5 7.1 84.4
    2014 0.4 59.1 4.3 5.3 5.4 2.1 4.6 7.1 88.3
    2017 1.3 49.1 3.7 5.6 4.3 2.7 6.5 10.6 83.8
    注:数据来源于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本地生产总值主要修订(1982—2014)》《澳门产业结构(201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996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成立的葡语国家共同体由葡萄牙、巴西、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绍、安哥拉、莫桑比克和东帝汶8个国家组成。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澳门不但与这些葡语国家一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而且因澳门的公共行政架构和法律体系均源自葡萄牙,中文和葡文同为其官方语言(就连企业的合约也多以中文及葡文签订),社会文化很多方面与这些葡语国家颇为相近,因而拥有众多掌握中葡双语并能在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联系和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提供翻译、会计、法律等专业中介服务等的人才及相应的资源和有利条件。正是基于历史、文化和语言这三大优势,澳门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当仁不让地扮演着“平台”角色。为开发这一资源,早在1998年6月10日的“葡侨日”,便在氹仔的龙环葡韵举行了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语社群参加的“葡韵嘉年华”活动,通过体验葡萄牙文化中的美食、传统游戏和艺术表演,促进葡语国家及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03年10月举办了首届“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论坛(澳门)”(下称“中葡论坛”),中国及各葡语国家的组织官方及企业家代表团参加此次盛事,期间这些国家的部长级官员签署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并确定在澳门常设秘书处,从而促进了中国和葡语国家的经贸团组频繁往来。通过高官与商界人士之间的互访、投资推介会、贸易展览会等多种形式,推动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第二届“中葡论坛”通过了双边经贸合作行动纲领后续行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2014年5月,葡萄牙总统席尔瓦访问澳门,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葡萄牙共和国合作纲要协定修订协议书》,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合作机制,把每两年一次的双方会议改为每年一次。至今,澳门还与葡萄牙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別行政区和葡萄牙共和国关于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的协定》,以及澳门特区与葡萄牙在行政法务、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及审计等领域一系列具体合作协议等,以加强双方的合作和联系,共同推动澳门特区与葡萄牙在经济、金融、技术、科学、文化、內部公共治安及司法等领域的合作。2016年10月,在澳门举办的“中葡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各国又共同签署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17—2019年)》,明确了三年内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和发展方向。会上,中央政府推出包括把“中葡合作发展基金”总部移师澳门、支持在澳门成立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家联合会、文化交流中心、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和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占地约14 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为它们及“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 “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和“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三个中葡经贸合作服务平台和“论坛”提供相关用地,进一步提升了澳门在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中的功能。此外,“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民政总署及旅游局、东方葡萄牙语协会、澳门巴西之家协会等多个机构和组织倾力支持的“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每年举办1届(截至2018年10月已举办10届),内容涵盖展览、歌舞、手工艺、戏剧、美食、丝路经济带等多方面,吸引了来自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和葡萄牙、巴西、莫桑比克、安哥拉、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几内亚比绍等8个葡语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通过确立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艺术合作交流机制,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澳门作为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已初具雏形,并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人文交流、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基础。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及市场拓展手段等原因,葡语国家在澳门对外经贸的地位一直未发生预期的变化。表 3的数据显示,1999年澳门对葡萄牙的进出口占总额的0.5%,到2017年和2018年澳门对葡萄牙的进出口占总额的2.4%和2.9%。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截至2001年底,香港在澳门的直接投资累积总额达160.1亿澳门元,占总额的69.7%,其次是内地及葡萄牙,分別为31.7亿澳门元和24.9亿澳门元,依次占总额的13.8%和10.9%;但到了2015年葡萄牙对澳门直接投资降到只占总量的3.7%,于2017年甚至还出现了2 700万澳门元的流量流失。可见,虽然回归后澳门在经济适度多元化及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服务平台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若从全国战略角度上看,其影响及作为尚不显著。

    表  3  2017—2018年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进出口情况
    1999年 2017年 2018年
    进出口值/千澳门元 比重/% 进出口值/千澳门元 比重/% 进出口值/千澳门元 比重/%
    全球 33 880 176 100 11 283.1 100 12 192.6 100
    葡语系国家 * * 648.8 5.7 814.2 6.7
    其中:葡萄牙 175 472 0.5 267.5 2.4 353.4 2.9
    注:数据来源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为缺统计数据。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一个城市的经济能否健康高效地发展,受城市发展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其相应的实施手段的可行性所影响。本人认为,区域与城市整体发展研究一般包括上层区域经济区划、区域或城市发展战略;区域或城市发展规划;区域或城市发展计划和相应的实施方案等五个主体环节(俗称区域发展研究“五步曲”)。其中,经济区划是上层区域从整体发展出发,对下层经济区域(即子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子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各子区域分别在本级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方向(孙久文和叶裕民,2003)。即经济区划规定了各子区域经济的总体定向。发展战略研究是对本区域或城市如何能完成上层区域对其所设定的发展方向及其实现机制进行长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的系统探索和论证(吴殿廷等,2010)。区域或城市规划则是以上面两项成果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区域或城市发展计划是将上项成果的目标及任务分解并落实到年度工作上。而实施方案则是形成对区域或城市发展计划中的任务的具体实施工作方案。

    ①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78—28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吴殿廷、宋金平、姜晔:《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第24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根据这一分析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的逻辑框架,我们可以看到,澳门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向已经由国家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通过《规划纲要》予以确定。而从澳门经济的建设及发展情况看,其在发展计划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方面的行政执行力是相当不错的。然而,在具体落实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及澳门的发展定位时,却未能通过有效的发展战略研究及相应合理的发展规划安排来给予合理的引导。为此,促进澳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补上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五步曲”中这两个重要的缺失环节。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应通过促进与其所处城市群中其他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对接、产业优劣互补等,进而实现城市群规模化、协同化的发展(吴启焰,1999;常征,2015)。为此,城市经济发展定位及其实施,既必须与区域资源结构相配称,也必须与上层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从城市发展战略及区域发展的条件看,受制于本土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仅靠自身的资源及能力是独力难撑的(杨英,2012)。通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并整合资源,才应该是有效实施其发展定向的基本出路。按照上层区域对其所作的“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定位,澳门在补上有效的发展战略研究及相应合理的发展规划这两个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五步曲”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时,必须确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依托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总体思路。

    ③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载《人文地理》1999年第1期;常征:《澳门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创新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研究》,载《科学与管理》2015年第6期。

    ④ 杨英:《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与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研究》,载《亚太经济》2012年第2期。

    高水平的旅游业需要有发达的旅行社、酒店宾馆、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娱乐业、景点体系、信息业、金融业的支撑。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是具有对周围区域的服务功能(柴彦威等,2003)。它应该是能同时反映一个城市的旅游休闲业发展水平、规模及其对国际旅游市场的辐射功能等多种要素,即既拥有独特而又丰富的旅游休闲资源,经开发后能有效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又具有强大的集散国际游客及相关要素资源,以及辐射、促进、带动世界旅游业发展功能的旅游休闲城市(杨英、王晶,2017)。由此可见,要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除了拥有上述这些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外,还需要具有强大的在世界范围内吸引游客、集散游客及运营游客的能力,能对世界旅游业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

    ① 柴彦威、林涛、刘志林:《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载《地理科学, 》2003年第5期。

    ② 杨英、王晶:《小空间尺度区域视角的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发展研究》,载《产经评论》2017年第2期。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每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以及旅游业的相互合作基础均是相当不错的。从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市场拓展的建设上看,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旅游资源相互之间具备相承性、互补性和叠加性三个基本特性,也具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由各城市各具特色旅游目的地所组成的“基层旅游圈”群,体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特色的商业文明、水乡风光、岭南文化、窗口文化等的“专题旅游圈”,以及发掘粤港澳大湾区在拓展国内外旅游资源且可以渗透世界旅游市场的诸如海上丝绸之路游、鸦片战争史迹游、世界烹饪艺术游、英联邦游、葡语国家游、世界自由港游和中国名胜文化游等“超地域旅游圈”的良好前景(杨英,2003)

    ③ 杨英:《着力建设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圈》,载《中国经贸》2003年第6期。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除澳门被国家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外,港、穗、深另三个核心城市的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更是极具影响力。香港一直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旅游中心(杨英和刘彩霞,2018),其旅游业发展水平极高且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香港旅游业增加值占其GDP比重达4.5%(这一指标在2013年曾几近5%),接待境外游客6 515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为5 100万人次,占总量的78.3%),其中过境游客占比并不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在国际旅游方面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规划纲要》分别将广州和深圳两市定向于“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的国际大都市和“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基础上,深圳市提出了“重点发展邮轮游艇、在线旅游等高端业态,培育假日游、运动休闲游、滨海生态游、出境游等特色品牌,加快大鹏半岛旅游休闲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基础资源开发类项目建设,打造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定位(2018年接待游客已达1.39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 609亿元,其中入境游客为0.34亿人次);广州市则提出拟将自身建设成世界旅游名城和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2018年其接待游客达2.23亿人次,旅游业收入4 008亿元)。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集疏客功能建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五个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巨大,其中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香港机场客运量为7 470万人次,飞机起降量达427 725架次,货运总量为510万吨,在2018年荣获《Air Transport World》“年度最佳机场”,《Asia Cargo News》亚洲货运、物流及供应链奖的“全球最佳机场”,以及TTG旅游大奖的旅游名人堂等。展望将来,还将有多项运力提升项目陆续启用。如在2019年一号客运大楼附属大楼、新增超过40个配备自助行李托运设施的登记柜台、两条新行李认领转盘将投入服务,接机大堂扩建后也会提供更多座位、商店及食肆,从而进一步提升其集疏客功能。广州白云机场年安全起降航班接近4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接近7 00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达1 730万人次),完成货邮接近190万吨。深圳机场年起降飞机35.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4 934.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1.8万吨。其今年还将新开通15条国际航线,国际通航城市增加到45个,以进一步增强国际航空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珠海机场飞机年起降81 137架次,旅客吞吐量1 122.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也达46 393吨。

    ④ 杨英、刘彩霞:《香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批发旅游的视角》,载《中国发展》2018年第4期。

    ⑤ 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04-12,http://www.sz.gov.cn/cn/xxgk/zfxxgj/ghjh/201610/t20161028_5164177.htm

    ⑥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7-05-22,http://www.gzly.gov.cn/zwpd/2.4/201705/e5f2d574cacc4de2b5bdac975dc03cd6.shtml

    2018年澳门接待入境游客3 580.3万人次,其中来源于中国内地游客为25 260.6万人次,占总量的70.6%,来自香港及经香港而来的632.8万人次,占总量的17.7%,两者相加占总量的近80%,这组数据反映澳门的游客与香港、广州和深圳这三个旅游枢纽的集疏客功能的辐射关系十分密切。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极为重要。具体思路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给予把握。

    澳门建设高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必须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共建“基层旅游圈”“专题旅游圈”和“超地域旅游圈”的“圈套圈”的旅游目的地体系。这方面的具体设想是,澳门当地“基层旅游圈”的建设要突出澳门旅游资源特色以发挥澳门优势,在以博彩娱乐及中葡文化交融为核心的基础上,向适度多元化的方向拓展,使澳门旅游既能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与其他城市的旅游业整体上体现湾区特色,又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休闲产业体系,以在世界旅游体系中形成具较大吸引力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与其中的香港、广州和深圳等核心城市共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强化澳门对世界旅游休闲业的辐射功能。具体做法,一是大力提升国际机场对国际游客的集疏能力,增强其在世界旅游休闲市场集疏客流的能力。如利用澳门国际机场现有27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与香港及广东联系便捷的优势,主要提供集中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东南亚及北亚地区等51个航点的特色航线(目前,中国内地、东南亚及东北亚航线的旅客占整个机场旅客量的37%和41%),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国际机场合理分工与协作,以提高国际游客的集疏能力。二是通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区域锲入”(指通过优化硬软件环境的建设,从多个角度消除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联系方面的障碍,从香港、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引入产业)和“产业融合”(指四个核心城市按共同的发展目标及各自互补优势的特点,通过产业协作、经贸互促和金融推动为主题等方式在澳门共建产业)两种方式,来引入及大力发展支撑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的金融、保险、商贸、信息、物流等“共建型”产业和“平台型”产业(杨英,2012)。

    ① 杨英:《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与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研究》,载《亚太经济》2012年第2期。

    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格局看,在国际经贸合作领域中,香港为处于世界经济体系项端的具较强竞争力的既是国际相互联系,又是内地对外双向联系的“超级联系人”;广州和深圳也在中国对外经贸联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澳门虽没有香港、广州和深圳三个核心城市在金融、航运物流、贸易、商务和专业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力,但其在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却有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所没有的对葡语国家进行沟通与联系的“精准联系人”的资源优势(王枫云和任亚萍,2018)。据此,《规划纲要》对澳门“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功能设定主要包括:在不断优化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等优势,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逐步建成“中国—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和“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提升旅游内涵、服务水平、旅客国际化程度、国际旅游联合推介功能,以及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一程多站”的区域联线游,尽快成就名副其实的“世界休闲旅游中心”。

    ② 王枫云、任亚萍:《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城市定位》,载《上海城市管理》2018年第3期。

    由此可见,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这一工程,除按现计划加快相应的软硬件建设外,还必须多层面、多向度、系统化地推进、做实。

    目前,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重要事项确定相关的共识、路向和谋划,均由在澳门举行的每届“中葡论坛”中的部长级会议所确定。由于其议题的设定不一定能完全做到未雨绸缪,因而系统性及计划尚嫌不足。为使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能落到实处,还应该在部长级会议这一最高层面的机制之下,增加三个层面的机制:一是由秘书处组织各国有关部门,按各国发展诉求及整体发展的要求,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规划,促使部长会议力图解决更为长远性的问题;二是推进相应合作的国家的对应部门成立工作小组,以具体跟进合作事项的相关工作,如制定相应计划和方案等;三是对已列入相应工作计划的事项,各方成立具体的项目小组,负责推进与实施工作。

    葡语国家分布在欧洲、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四大洲。国土总面积达1 069.7万平方公里。表 4的数据显示,2017年8个葡语国家总人口达2.83亿人,GDP总值高达28 294.7亿美元。通过对这一市场的开发,还可联系亚、欧、非及南美更为广阔的地区,可见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分两个基本圈层进行开拓。其中,第一圈层是对中国与这些葡语国家的基本经贸圈及其市场的开拓。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将第一圈层当成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来建设,为开拓欧盟、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拓展商贸圈及其市场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  4  2017年葡语国家若干数据情况
    葡萄牙 巴西 安哥拉 莫桑比克 几内亚比绍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佛得角 东帝汶 合计
    人口/万人 1 029.4 20 928.8 2 978.4 2 966.9 186.1 20.4 55.1 129.6 28 294.7
    GDP/亿美元 2 176 20 555 1 242 123 13 4.0 <1 30 24 143
    土地面积/km2 92 225 8 515 770 1 246 700 786 380 36 130 960 4 030 14 870 10 697 065
    注:数据引自《国际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1月。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为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及力量以推进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国家要在澳门出台相关政策以激励并促成一个多方面协力推进的局面。具体考虑是,在目前“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澳门旅游局、澳门文化局、民政总署、澳门驻里斯本经济贸易办事处等官方机构,以机制化推进这方面工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那些澳门与各葡语国家之间的、有着广泛的民间交往资源、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语社群在澳门的对应组织,例如澳门安哥拉协会、中澳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友人联谊会、澳门佛得角友好协会、几内亚比绍本土人及友好协会、果阿、达曼和第乌文化协进会,及其纽带关系;通过成立发展基金等形式并以适当方式与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展合作,支持其常规化、机制化地开展文化教育科技交流活动、展览、经贸合作,以期在政府牵头的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民间交往互相补充的特殊作用。

    ①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2019-02-18,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

    建设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其总体战略目标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以使建设工作能适时有条不紊地推进并获取预期成效。

    之前,澳门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基础上的。在这一发展阶段中,粤港澳三方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将对方看成实现自身发展的“外部合作对象”(杨英,2014)。这使澳门与粤港之间只能从互让、互惠和互利的博弈中去开展合作。在“粤港澳经济合作”的框架下,澳门要完成“一个平台”和“一个中心”的建设,其任务何等艰巨。当前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程,与原来所推进中的“粤港澳经济合作”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是以三地整体发展为前提及目标。因此,自“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后,经济的整体发展已成为粤港澳三地的共同信念。在这一新的发展背景下,澳门建设好“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发展定位,必定要树立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的观念。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的框架下,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澳门旅游休闲业发展特色,以在提升粤港澳旅游休闲业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将自身建设成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等问题。二是探索及寻求如何能更好地利用、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其中的其他核心城市支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发展的核心资源,以有效构建澳门对世界旅游休闲业发展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等问题。如通过整合香港、广州和深圳三个国际机场,为澳门的世界旅游休闲市场发展集疏游客;整合香港、广州和深圳这三个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一定影响的城市的旅游业资源,为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一起发力等。三是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其中的香港、广州和深圳这三个核心城市,在发展高水平国际经贸合作方面的资源,加快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并提升其水平。如推动四个核心城市均有相当发展基础的金融支持、会展、专业服务、市场信息等的全面合作。四是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对内及对外联系方面的资源,全面铺开并构筑澳门“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在海内外的市场及网络。

    ② 杨英:《基于市场路径的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在“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的引导下,澳门的金融、保险、转口贸易(主要是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离岸贸易)、旅游、专业服务、分销、会展、物流、信息等相关产业必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虽然,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与中国—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发展规律不同,但这些产业都是“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建设中密切关注的共同内容。因此,两者的建设必须相互依托,共建共生,同步系统地推进。一是,按“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建设要求系统制定一个综合性发展规划,以指导具体建设工作。二是,梳理及列出有利于同时推进“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建设的产业及相关政策,以形成精准的着力点,提高建设效率。

    系统建设及优化“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必须以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作支撑。衔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体系,将是提升澳门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基点。为此,澳门必须迅速地按照这个逻辑构建起相应基础设施及环境。一是在改扩建澳门机场的同时,将自身纳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国际机场群的境内外航空网络之中,通过积极推动开展多式联运代码共享、资源共享和“精准”澳门机场航线集,为“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建设奠定能让游客享受愉快的旅途体验的、在全球集疏游客的空运环境。具体措施是继续立足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东南亚、北亚、俄罗斯和葡萄牙市场,开发及固化特色航线,以进一步形成差异化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以此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国际机场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提升澳门的客货集疏能力。2018年澳门国际机场引入包括小星球航空、菲律宾Royal Air Charter Service、柬埔寨航空、柬埔寨国际航空、俄罗斯皇家航空和浙江长龙航空等6家新航空公司,新增了中国内地(三亚、青岛、西安、昆明4地)、泰国的布吉和喀比、马来西亚的阿皮亚、菲律宾土格加劳、韩国大邱及菲律宾宿雾等10个航点,进一步扩展澳门国际机场的航空网络。此外,机场及航空公司还应积极研究发展潜在市场、再度利用第五航权发展等可行性,为澳门继续担当连接世界的空中桥梁、吸引更多的国际及本地旅客来使用澳门国际机场奠定基础。二是畅通与粤港的陆路交通体系,主要是新建青茂口岸粤澳新通道、优化横琴口岸(探索澳门莲花口岸搬迁)、增设及优化澳门与香港及内地的陆路交通,加强澳门与香港及内地的交通联系,构建安全便捷的换乘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三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促使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的应用,优化口岸通关效率,实现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以及增强通信企业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营商环境。

  • 表  1   回归后澳门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年份 GDP/亿澳门元 人均GDP/澳门元/人·年 财政收入/亿澳门元
    1999 472.87 121 363 169
    2009 1 714.67 318 611 699
    2018 4 403.16 666 893 1 342
    注:数据来源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各主要产业增加值占澳门生产总值比重/%

    年份 制造业 博彩及博彩中介 建筑业 批发及零售业 酒店及饮食业 运输、仓储及通讯业 银行保险及退休基金 不动产业务 所选各项目总和占澳门GDP比重
    2000 8.4 34.4 2.0 3.6 5.0 6.6 9.2 9.1 78.3
    2003 5.1 43.7 3.2 4.5 4.9 4.5 7.6 6.9 80.4
    2008 1.5 48.2 10.1 3.6 5.7 2.5 5.5 7.1 84.4
    2014 0.4 59.1 4.3 5.3 5.4 2.1 4.6 7.1 88.3
    2017 1.3 49.1 3.7 5.6 4.3 2.7 6.5 10.6 83.8
    注:数据来源于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本地生产总值主要修订(1982—2014)》《澳门产业结构(2017)》。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17—2018年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进出口情况

    1999年 2017年 2018年
    进出口值/千澳门元 比重/% 进出口值/千澳门元 比重/% 进出口值/千澳门元 比重/%
    全球 33 880 176 100 11 283.1 100 12 192.6 100
    葡语系国家 * * 648.8 5.7 814.2 6.7
    其中:葡萄牙 175 472 0.5 267.5 2.4 353.4 2.9
    注:数据来源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为缺统计数据。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017年葡语国家若干数据情况

    葡萄牙 巴西 安哥拉 莫桑比克 几内亚比绍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佛得角 东帝汶 合计
    人口/万人 1 029.4 20 928.8 2 978.4 2 966.9 186.1 20.4 55.1 129.6 28 294.7
    GDP/亿美元 2 176 20 555 1 242 123 13 4.0 <1 30 24 143
    土地面积/km2 92 225 8 515 770 1 246 700 786 380 36 130 960 4 030 14 870 10 697 065
    注:数据引自《国际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1月。
    下载: 导出CSV
  • 期刊类型引用(8)

    1. 韩永辉,谭舒婷,沈晓楠. 澳门经济韧性演化、空间溢出与影响因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关联网络视角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5): 106-122+208 . 百度学术
    2. 伍一达,丁焕峰.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贸易合作. 深圳社会科学. 2022(03): 17-26 . 百度学术
    3. 杨英,李媛媛.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强极”为着力点的建设思路研究. 中国发展. 2022(04): 86-94 . 百度学术
    4. 栾政宣. 澳门产业多元化的策略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2022(21): 15-17 . 百度学术
    5. 伍文中,唐霏,李勤. 从竞争走向合作:粤港澳大湾区财政行为的推进路径分析.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04): 24-32 . 百度学术
    6. 杨英. 乡村振兴的要素资源整合模式探析. 中国发展. 2021(05): 74-78 . 百度学术
    7. 李鸿阶.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评估与路径选择研究. 亚太经济. 2020(01): 127-136 . 百度学术
    8. 李岚睿,朱振东.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澳门高端服务业升级研究. 亚太经济. 2020(03): 140-14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42
  • HTML全文浏览量:  732
  • PDF下载量:  63
  • 被引次数: 1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6-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3-21
  • 刊出日期:  2019-09-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