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
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
-
摘要: 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映射关系。实验1采用Stroop范式,考察大与道德词汇、小与不道德词汇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表征。结果证明匹配条件下被试的判断任务会被易化,道德概念与大小空间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联结。实验2仍然采用实验1的范式,但对被试的反应时间进行限制,要求被试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实验结果与实验1一致,不仅支持了实验1的结论,还进一步说明了这种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实验3采用启动范式,探讨道德的大小空间隐喻是否存在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实验结果表明存在道德大小隐喻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实验4仍采用启动范式,探讨道德的大小空间隐喻是否存在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启动被试的大小知觉,考察其是否会对被试的道德认知产生干扰。结果交互作用不显著,即被试的道德认知并不受大小知觉的影响,不存在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研究表明,道德概念的大小空间隐喻存在心理现实性,这种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并且只存在从大小知觉这一始源域向道德概念这一目标域的单向映射。
-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陈芳艳. 学龄前儿童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的认知发展.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5(01): 89-92 . 百度学术
2. 丁凤琴,赵雨萌,张蓉. 生命意义概念的隐喻表征:来自大小、上下和重量的证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01): 106-119+207 . 百度学术
3. 郭晓慧,金嘉怡,邓铸. 公平概念明暗隐喻的证据及其方向性.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3(02): 55-75 . 百度学术
4. 丁凤琴,孙逸舒,赵虎英. 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的偏向性.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03): 315-322 . 百度学术
5. 王丛兴,杨玉琴,熊猛,叶一舵. 特征整合与加工深度对道德概念容器隐喻联结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21(02): 139-154 . 百度学术
6. 张积家,龙潞娇,王婷,和秀梅. 颜色文化差异影响道德的黑白隐喻表征及行为选择. 广西民族研究. 2021(02): 70-81 . 百度学术
7. 李著榕. 道德概念净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 心理月刊. 2020(04): 45+47 . 百度学术
8. 王丛兴,马建平,邓珏,杨众望,叶一舵. 概念加工深度影响道德概念水平方位隐喻联结. 心理学报. 2020(04): 426-439 . 百度学术
9. 丁凤琴,王冬霞. 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9): 1540-1555 . 百度学术
10. 贾玉娟. 道德概念的空间隐喻认知探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1): 112-11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4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33
- HTML全文浏览量: 169
- PDF下载量: 58
- 被引次数: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