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

刘莉

刘莉. 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9(02): 40-45.
引用本文: 刘莉. 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9(02): 40-45.
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 49(02): 40-45.
Citation: 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 49(02): 40-45.

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

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

  • 摘要: 德波认为“景观”是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新形式,形成了对人的新“物化”;德波以景观制造的“分离”为批判的逻辑起点、以景观“拓殖”为批判的空间维度、以景观的“意识形态性”为批判的核心靶位,展开了对“景观”的批判。德波构想了“情境主义”式的工人阶级斗争策略,主张反抗“景观”对日常生活的宰制 ,重构真实的生活“境遇”。德波的思想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和反思当代电子媒介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 期刊类型引用(9)

    1. 于明海,杨立红. 儿童本体的镜像:景观化的儿童与复归.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5(01): 93-97 . 百度学术
    2. 杨莹,马怡然. 景观社会视角下网红景点形象感知偏差形成机制. 经济地理. 2024(02): 219-227 . 百度学术
    3. 李霄,秦在东. 高校思政课教学异化的景观表征与消解路径. 大学教育科学. 2024(05): 28-35 . 百度学术
    4. 郝星宇,朱振林,朱俊堂. 从商品拜物教到景观拜物教——居伊·德波景观思想探赜. 池州学院学报. 2024(04): 13-16 . 百度学术
    5. 王国珍. 视觉视域下《典籍里的中国》的景观呈现. 视听. 2023(02): 88-91 . 百度学术
    6. 孙金菊,赵乐. 数字算法技术下性别议题的呈现——基于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思考. 北京青年研究. 2023(03): 36-43 . 百度学术
    7. 穆佳滢. “视觉殖民”意识形态的运作逻辑及其批判——基于对“景观社会”理论的再分析. 理论导刊. 2022(06): 48-55 . 百度学术
    8. 林昱君. 媒介系统依赖下的短视频受众研究. 编辑之友. 2020(07): 74-78 . 百度学术
    9. 黄新辉. 美国公共文化空间的演变——以朱娜·巴恩斯《夜林》为视角. 学术探索. 2018(03): 136-14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38
  • HTML全文浏览量:  170
  • PDF下载量:  20
  • 被引次数: 28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3-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