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

方兴起

方兴起. 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8(06): 118-125.
引用本文: 方兴起. 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8(06): 118-125.
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6, 48(06): 118-125.
Citation: 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6, 48(06): 118-125.

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

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

  • 摘要: 工场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相继导致了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进而也相继形成了工业革命的引领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霸权及其霸权的兴衰周期。传统农业领先于各国的中国封建王朝安于现状,未能参与全球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而灭亡。新中国因美国的长期经济封锁而失掉了参与第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历史机遇,致使经济就总体而言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以史为鉴,中国必须成为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或第五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参与者、合作者,并最终成为引领者,走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期刊类型引用(3)

    1. 谢新水. 包容审慎: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新经济业态的行政监管策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33-42 . 百度学术
    2. 罗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创新思想. 韶关学院学报. 2018(04): 76-80 . 百度学术
    3. 王雅丽. 中国制造从追赶到引领的路径分析. 学术研究. 2018(06): 76-8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24
  • HTML全文浏览量:  196
  • PDF下载量:  41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6-12-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