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 的证据

马利军, 马云霄, 梁俊煜, 张静宇

马利军, 马云霄, 梁俊煜, 张静宇.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 的证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1(3): 77.
引用本文: 马利军, 马云霄, 梁俊煜, 张静宇.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 的证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1(3): 77.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 的证据[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51(3): 77.
Citation: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 的证据[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51(3): 77.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 的证据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14ZDB1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歇后语加工中言、意、象互相作用的认知机制研究(18YJCZH12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医医学术语概念隐喻加工中言、意、象互相作用的机制研究(2019GZYB55)

熟悉度和语汇类型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基于ERPs 的证据

  • 摘要: 采用ERPs 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 考察不同熟悉度条件下直接意指类和含蓄意指类歇后语的认知加工过程。结果显示:高熟悉度条件下, 含蓄意指类歇后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直接意指类歇后语, 支持概念隐喻理论。ERPs 结果显示:歇后语理解需要左右脑协同加工, 且P300 的数据表明右脑在加工晚期发挥重要作用;P300、N400 对熟悉度反应敏感, 可以作为对歇后语是否熟悉的检测指标, 且可能代表了晚期的语义整合过程。
  • 期刊类型引用(2)

    1. 张静宇,黄琳,马利军. 粤语喻意型歇后语前、后语节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 心理研究. 2023(05): 439-448 . 百度学术
    2. 马利军,马云霄,郭雨鑫,姚飞,李强. 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医医学术语认知度的对比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47-5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86
  • HTML全文浏览量:  260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9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5-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