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

黄荣晓, 邱鸿亮

黄荣晓, 邱鸿亮. 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0(4): 76-84.
引用本文: 黄荣晓, 邱鸿亮. 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0(4): 76-84.
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 50(4): 76-84.
Citation: 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 50(4): 76-84.

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荣晓,广东普宁人,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邱鸿亮,广东高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黄荣晓,广东普宁人,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邱鸿亮,广东高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黄荣晓,广东普宁人,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邱鸿亮,广东高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黄荣晓,广东普宁人,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邱鸿亮,广东高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B844.1

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

  •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目前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留守儿童过早地脱离正常的原生家庭教育环境,被迫进入代理监护家庭环境或自我监护环境,其社会化过程有别于一般儿童。以生命历程理论与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客我理论为解释框架,从心理、学业与社会化三个维度对三类心理、行为特征截然不同的留守儿童进行叙事研究,并建构留守儿童的成长机制,发现有利的客我过程可促成留守儿童往卓越的方向转变(卓越型留守儿童),负面的客我过程则会使留守儿童往问题方向发展(问题型留守儿童)。
  • 期刊类型引用(5)

    1. 王茜.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个案分析. 中华家教. 2023(02): 39-47 . 百度学术
    2. 季诚钧,韩连权.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差异及其机制研究——基于生活历史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4): 105-115 . 百度学术
    3. 李乾明. 试论粤西农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05): 1-13 . 百度学术
    4. 张姝婧.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农业经济. 2020(05): 123-125 . 百度学术
    5. 刘慧.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及帮扶措施研究.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120-12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98
  • HTML全文浏览量:  251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1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3-19
  • 刊出日期:  2018-07-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