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WANG Weiyi, XIE Desheng. Who Are Studying in Normal Majors in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3, (1): 38-47. |
[1]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1[M]. 北京: 档案出版社, 1997: 641-643.
|
[2] |
敖俊梅, 林玲. 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 民族教育研究, 2020(2): 54-6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ZJY202002008.htm
|
[3] |
赵显洲.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计量与分解[J]. 管理评论, 2014(7): 62-7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GD201407009.htm
|
[4] |
马尔科姆·沃特斯. 现代社会学理论[M]. 杨善华, 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281.
|
[5] |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1991[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1: 131.
|
[6] |
胡艳. 关于实施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100-104. doi: 10.3969/j.issn.1672-4283.2007.06.013
|
[7] |
郭孟超, 郭丛斌, 王家齐. 家庭背景对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J]. 教育学术月刊, 2020(6): 58-6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ANG202006010.htm
|
[8] |
布尔迪约, 帕斯隆.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 邢克超,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20.
|
[9] |
BREEN R. GOLDTHORPE J H. Explaining educational differentials towards a formal rational action theory[J].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1997, 9(3): 277-288.
|
[10] |
BERNHARDT K. The inheritance rights of daughters[J]. Modern China, 1995, 21(3): 269-309. doi: 10.1177/009770049502100302
|
[11] |
王焱. 教育获得性别平等化趋势及内部不平衡性[N]. 中国妇女报, 2019-01-15(5).
|
[12] |
顾宁. 建国以来女性教育的成果、问题及对策[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6): 58-6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SY200506010.htm
|
[13] |
徐安琪. 男孩危机: 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J]. 青年研究, 2010(1): 40-4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NYJ201001005.htm
|
[14] |
陈仲常, 谢曼, 张薇. 我国教育机会性别均等与教育结构性别差异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2): 19-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GJ200302003.htm
|
[15] |
杜亮, 何柳. 社会空间及新一代乡村教师的社会定位过程分析——基于云南两县的案例研究[J]. 教育学报, 2016(6): 53-6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KJY201606008.htm
|
[16] |
范国睿. 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上卷): 本土探索[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319.
|
[17] |
梁结玲. 公费师范生的公共性及其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25): 33-3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LL202025008.htm
|
[18] |
田健, 杜晓利. 我国小学生均教师工资成本及影响因素的比较与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3): 77-8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YX202103019.htm
|
[19] |
王智超, 杨颖秀. 地方免费师范生: 政策分析及现状调查[J]. 教育研究, 2018(5): 76-8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YJ201805015.htm
|
[20] |
付义朝, 付卫东. 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调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4): 144-15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ZSD201104022.htm
|
[21] |
付卫东, 付义朝. 地方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及农村从教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 114-12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SJY201501020.htm
|
[22] |
姜金秋, 陈祥梅.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背景下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贫困地区15所院校的调查[J]. 教师教育研究, 2019(1): 43-5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SZ201901008.htm
|
[23] |
王品芝, 顾凌文. 75.4%受访者愿意报考或让孩子报考公费师范生[N]. 中国青年报, 2018-09-20(7).
|
[24] |
陈鹏. 教师性别适度平衡为何难以实现[N]. 光明日报, 2018-05-09(8).
|
[25] |
陈宝生. 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N]. 人民日报, 2016-12-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