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心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阮镜清心理学团队的贡献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团队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团队.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心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阮镜清心理学团队的贡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181-190.
引用本文: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团队.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心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阮镜清心理学团队的贡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181-190.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心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阮镜清心理学团队的贡献

  • 图  1   两种不同机制学习的类型

  • [1] 阮镜清.阮镜清心理学论文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2] 阮镜清.阮镜清心理学论文选(续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3] 阮镜清.心理现象的发生问题.教育论坛, 1932(11).
    [4] 阮镜清.儿童心理研究之新趋势.大众教育: 创刊号, 1936(1).
    [5] 阮镜清.学习心理学。西安:曲江出版社, 1942.
    [6] 阮镜清, 莫雷.个体心理发生的实践基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9(2).
    [7] 莫雷.个体思维发生理论述评.哲学研究, 1986(1).
    [8] 莫雷.论学习理论.教育研究, 1996(4).
    [9] 莫雷, 李惠健, 李利.婴幼儿书面语言机能的发展与培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0] 莫雷, 等.婴幼儿科学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培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1] 莫雷, 冷英, 王瑞明.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我国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2] 莫雷, 等.学习过程与机制研究:我国学习双机制理论与实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 期刊类型引用(3)

    1. 胡新林. 走近郭沫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33): 45-46 . 百度学术
    2. 王瑜,周珉佳.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之“再发现”:戏剧接受的历史逻辑与阐释导向. 山东社会科学. 2021(03): 98-103 . 百度学术
    3. 何俊.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域外翻译与搬演的“全景图”. 郭沫若学刊. 2020(02): 44-4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87
  • HTML全文浏览量:  669
  • PDF下载量:  82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3-21
  • 刊出日期:  2019-11-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